接下来的三年里,曾凡终于体会到了与世隔绝,龙困浅滩的滋味。
一开始的时候,他还担心不三不四的人来山村,打他的主意,可是左等左等却没有一个人来,他的心里越来越郁闷。
曾文上了中学,很少回家了,他精心培养的第一批学生年龄也大了,和他的交流也少了很多。
拿李瑶的话说,不是孩子们变了,而是他老了,就像王简说的,年轻人都热血沸腾,高谈阔论,指点江山,他实在接受不了了,孩子们特别是曾文一看他这样,也就识趣的闭了嘴,少说为妙了。
百无聊赖之际,他就把热情寄托在学校里,可是学校里新招的孩子也大不如从前,经常直接和他顶撞。
李瑶说:“你现在有点遗老的味道了,说话都带有酸腐的气息。再不走,用不了十年,你也就和三伯四伯一个样了。”
学校里还有一个变化,就是给接收到外地的报纸了,每天的报纸一来,他都带回家中,李瑶先仔细的看一遍,然后有选择性的讲给他听。
渐渐的,他也开始主动关注时局的变化了,三年来发生的大事,他都知道的一清二楚。
孙中山创办的黄埔军校开学招生;第二次直奉大战;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,把清廷从紫禁城中驱逐;广州革命党人东征,孙中山逝世;工运农运风潮愈演愈烈,上海“五卅”惨案;奉系进入北京,成为北洋政府的新主人;南方国民革命军北伐,节节胜利,席卷半个中国。
一开始的时候,李瑶讲给他听,他还心不在焉的,刚说几句,他就说行了,我知道了,李瑶就去忙别的事了。可是到了后来,他越听越来劲,问题也越来越多,轮到李瑶不耐烦了,就说我很忙,你自己看吧,把报纸直接扔给他。
于是他也开始读报了,不仅细读一遍,还用杨子瑜给他寄来的派克笔在报纸上圈圈点点,也不帮李瑶干活了,从学校里回家就拿起报纸,一直看到深夜。
他的同学的来信也明显增多,从信中他知道了,师座已经参军了,在参加北伐的战争中,冲锋陷阵,屡立战功,已经成为连长,与敌军浴血奋战的事情极大的刺激了曾凡。
不过,女生的来信他却看不到了,多次跟李瑶要,可是李瑶都毫不客气的拒绝了,“看女人的信干什么,你时间那么紧,就没必要看了吧。”
曾凡不死心,有时趁李瑶睡着了,想偷偷的找出来看,李瑶却总是迅速被惊醒,怒目圆睁的看着他。
“别破坏了我们的协议,我不干涉你的事,我的朋友的信你也别看,有什么事我会和你说。”
曾凡非常不满的说:“我们是有个协议,可是你别对我刻意隐瞒,你说实话,逯洪给我的信是不是让你截留了?”
李瑶说:“他不喜欢写信,和你又不熟,你别无事生非。”
曾凡说:“那他现在怎么样了?难道一点消息也没有?”
李瑶说:“你别忘了,逯洪是小凤的男朋友,小凤为了考虑你的感受,不可能在信中对他大肆渲染,把他说的那么神,就把你刺激的不知道东西南北了。”
曾凡气呼呼的拿着报纸出去了,“我现在真希望他和小凤现在就散了,女人怎么会变成这个样子,真是难以置信。”
看到曾凡的身影,李瑶想:“一个师座就让你变成这样,你要是知道逯洪在信中动员你去南方考黄埔军校,投靠蒋校长,这里真的容不下你了。不过纸总是包不住火的。要是知道了破坏力会更大,就把包袱甩给小凤吧,让小凤跟你解释。”
“还有杨子瑜,在信中总是打听你的近况,我不知道你有何德何能,两股力量都盯上了你。这两股力量越是壮大,以后越有可能来个两虎相斗。你无论卷入哪一方,都会受到极大的伤害。”
“还是史芸明白事理,和我想的一个样,现在一定要看住你,等到局势明朗后,我就快点让你去美国,在这个乱世,我一定要保证家庭的完整,让你看到孩子们长大。”
“幸亏是在这个地方,在别的地方我就是有三头六臂也无能为力,眼睁睁的看着你意气风发的走向战场,倒在战场上。或者加入激进组织,被政府逮捕正法。你是光荣了,可是我和孩子呢?”
这时,曾凡坐在门外,手中的报纸却实在看不进去。他想:“真没想到这个地方居然这么偏僻,外面风声雨声,这里却是死水一片,激不起一点波澜。究竟等到什么时候才有改变啊!李瑶,你是很得意的,逯洪,你为什么不直接给我写信,为什么听女人的话?”
过了几天,李瑶拿着一封信,对曾凡说:“我都和她们说了,有什么事直接给你写信,只要收信人姓名是你,我就不干预,也不把信拆开。这是第一封,你自己看吧。”
曾凡连忙接过信,颤抖着把信拆开。
李瑶说:“别激动,慢慢看。”
读着读着,曾凡的表情由激动变为冷淡,没有读完,就把信还给李瑶。
“真服了你们了,把我训了一通,你们真是一唱一合,配合得太好了。看来以后要接到很多这样的信,没必要看。”
李瑶接过信来一看,信写得非常简短,态度鲜明,语言犀利。
“曾凡,想了很久才落笔,话说的不合适的地方还望多多见谅。”
“现在是乱世,男人重要的职责是保住女人和孩子,在没有看清形势之前,千万不要轻举妄动。”
“姓逯的和你一个德性,你应该把他当成知己了。他要去南方找那个姓蒋的,我是死活都不让他去,我没有李瑶姐的好脾气,他去了我们就分道扬镳。”
“你必须明白,我们女人并不希望荣华富贵,只是希望你们好好的活着。英雄当不了,也别去做革命先烈。”
“最后祝你健康快乐,祝李瑶姐和孩子们万事如意。”